8月27日,第十五届中国—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本届展会首次设立现代化产业馆,开幕之时即成为关注焦点。
7.3万平方米的展馆内,分布着东北亚经贸合作成果展区、吉林现代化产业展区、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展区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区、新型工业化展区等五大展区,汇聚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与专精特新企业,全方位展现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当前,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千行百业。中国—东北亚博览会现代化产业馆应时而生,成为集中展示区域产业实力与合作潜力的重要窗口。
从仿生手到“会走迷宫”的机器人,具身智能科技无疑是现代化产业馆受到高度关注的科技领域。
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展台前,一排排仿生手正在进行灵巧动作。这些仿生手每根手指最高拉力140牛,相当于一根手指可以提起10公斤重量,完成握拳动作只需要0.7秒。
“具身智能机器人是指拥有实质身体,并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动态交互,实现感知、行动与认知深度融合的机器人。”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展位负责人赵迪介绍,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:从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,到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普及,再到特殊环境下的作业,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。
“手在空中操控屏幕的感觉太神奇了!”来自石家庄的客商李进跃发出感叹。在长春新区展位,吉林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空中成像互动展示屏,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体验者。这台设备无需任何实体屏幕,指尖轻触空中影像即可完成操作,可应用于博物馆、展览馆、医院、学校及会议室等场景。
长光卫星已是众多展会上的常客,每次展出的“全球高清年度一张图”都引来大量关注。此次展出的“吉林一号”高分系列、平台系一竞技列卫星等核心产品,以国际领先的分辨率、时效性和定位精度,诠释了“全球遥感信息服务的标杆”的硬核实力。
“氢动吉林”落地实施以来,我省氢能产业步入规模化、系统化发展轨道。如今,许多企业已将吉林视为辐射东北亚的氢能产业发展平台。
“我们参展的目标,就是借助吉林辐射东北地区及日韩市场,展示公司实力和产品。”隆基氢能中国区总裁朱海峰说,此次企业旗下光伏板块、氢能板块和甲醇板块项目全部参展。其中光伏板块希望借机拓展东北亚市场;氢能板块关注吉林周边的相关项目开发机遇;甲醇板块希望利用东北生物质资源,产出绿色甲醇,进而实现出口。
生物医药是我省重要战略新兴产业,近年来相关产业链“向心力”越来越强,一批重要成果在展会亮相。
“今年6月,我们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1类创新药——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,这是我们参展的‘重头戏’。”金赛药业品牌经理丁汉告诉记者,2024年金赛药业研发投入高达23.4亿元,建立了多种精准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。借助本次展会机遇,公司正积极与海外合作伙伴合作,就技术授权、产品出口进行洽谈。
长春市已成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。这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吸引力,在本届展会得到充分体现。
“这台低空飞行器,很快就会出现在长春净月高新区的天空上。”在一架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旁,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告诉记者,这种飞行器全称是EH216-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,目前已向吉林省空天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交付,用于低空观光、城市应急响应、城市交通管理等应用场景。
在现代化产业展馆新型工业化展区,一个个传统支柱产业通过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实现高端突破的示范案例比比皆是。
“看,那不是‘氢春号’吗?”刚进入展区,长春市民王欣妮激动地对同伴说。这台集绿色科技、智慧舒适、文旅融合元素于一身的列车,令人过目难忘。在中车长客展区,还陈列着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、时速450公里动车组CR450BF等模型,展现着飞驰的速度,描绘出创新的未来。
汽车是工业与科技的结晶。民族汽车品牌一汽红旗,携旗下金葵花国雅、红旗天工05等车型参展,智能与舒适结合的配置,东方美学的设计理念,让众多观展者啧啧赞叹。许多国外客商拉开车门细细观察,再次刷新了对中国汽车的印象。
“这是吉林化纤?还以为是‘百货商店’!”走到吉林化纤展区,许多观展者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自行车、无人机、滑雪板、汽车零部件,乃至球拍、箱包、登山杖、雨伞、头盔、渔具……碳纤维制品琳琅满目。
“除了先进纺织材料,我们还把企业交通、能源、健康、AI四大应用领域的碳纤维产品带到了展会,关注度特别高,许多观众在现场就下单购买。”吉林化纤展台负责人周志友说,吉林化纤已经具备碳纤维全产业链生产能力,当前正在发力上下游市场,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